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

鍬形蟲的身體


鍬形蟲外觀有三個重要特徵:首先,牠們的觸角呈可靈活變化角度的「曲膝狀」,第一節特別細長,且端部錘節為粗短鰓葉狀。再者,大多數雄蟲具有醒目、發達的大顎,也因此獲得許多愛蟲者的青睞。最後,牠們同樣具有甲蟲的點型特徵:上翅特化成硬鞘,稱為「翅鞘」,膜質的下翅則折收在翅鞘下。

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

獨角仙的飼養方式

在飼養箱中(水族館可買的到),放進新的腐植土,再把卵放進土中約5公分深處,飼養箱中大約放10~15公分之腐植土(可在昆蟲社購買),幼蟲吃腐植土長大,一個飼養箱最好養4到5隻幼蟲,養太多幼蟲,不但腐植土會不夠,也會影響幼蟲建蛹室。當腐植土表面出現很多幼蟲便便時,應更換新的腐植土,為防乾燥,腐植土表面應用噴霧器灑水補充水分,飼養箱應放在陰涼處。成蟲飼養於飼養箱中,箱中約放8~10公分之腐植土及枯木、枯葉等,以蘋果或梨子餵食即可(蘋果較不易腐爛,大約3天換一次)

獨角仙的外觀特徵

獨角仙的身體外面是是一層如盔甲般的硬殼,身體分成頭、胸、腹3部分,不含觭角體長約4~7cm,體色深褐色至紅褐色,雌性體性較小。頭部─有兩隻觸角、口器、複眼,雄蟲頭部前方有鹿角狀之長觭角,前胸背板有中央突起之小觭角,雌性頭部前額部分有些微的突出。觸角的頂端分叉成三部分,有嗅覺。口器上佈滿像牙刷一樣的鬍鬚,用來吸取樹木及水果的汁液。 胸部─有六隻腳、四片翅膀及一些氣門。每隻腳的前端有鉤爪,可緊緊鉤住樹木,翅膀分為前翅和後翅,獨角仙共有18個氣們,是獨角仙的呼吸器官。 腹部─橫紋柔軟有氣門、交尾器及消化器官,獨角仙的消化器官有前腸、中腸、後腸、馬氏官及肛門。 生活習性成蟲出現於5~8月,生活於低、中海拔山區,夜晚具趨光性,幼蟲生活在腐植土中,吃腐植土為生,成蟲生活在林間枯葉堆下面、流有樹液的櫟樹、枹樹或柞樹上,以舔食樹液為生。

鍬形蟲的一生

鍬形蟲的一生與樹木大概都脫不了關係。幼蟲啃食枯木,成蟲喜歡吸食樹木及果實的汁液,所以森林地區是各種鍬形蟲生長最好的地方。

鍬形蟲簡介

鍬形蟲屬於鞘翅目多食亞目金龜子總科鍬形蟲科。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種類約1200種,臺灣目前已經記錄的種類約50種。它是完全變態的昆蟲,一生要經過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個時期。